编修家谱,就用大谱师!重新定义数字时代家谱编修与传承方式查看全部
百家姓之:郡望地名对照表(七)+ 查看更多
九画
城阳:汉置郡。治莒,即今山东莒县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莒县、沂南和蒙阴东部。
赵郡:北魏置郡。隋置栾州,唐改为赵州。治邯郸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邯郸、邢台、沙河等地。
荥阳:三国魏置。治荥阳。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,东至朱仙镇,西至荥阳,南至密县、洧川等地。北齐改名成皋。
南平:三国吴置南郡。晋改南平。治作唐,故城在今湖南安乡北。后移治江安,故城在今湖北公安东北。南齐移治孱陵,故城在今湖北公安南。
南阳:秦置郡。治宛县,即今河南南阳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、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、郧县间地。
南安:东汉置郡。治道,故城在今甘肃陇西渭水东岸。
南昌:五代南唐置府。即今江西南昌。
南国:南朝宋置县。故城在今四川南部。
南宫:汉置县。故城在今河北南宫西北。
南郡:秦置郡。治郢,故城在今湖北江陵县东南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粉青河、襄樊以南,荆门、洪湖以西,长江和清江流域以北,西至四川巫山。
南海:秦置郡。治番禺,即今广州市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滃江、大罗山以南,珠江三角洲及绥江流域以东。
南陵:汉置县。故城在今陕西长安东南。
南康:晋置郡。治雩都,故城在今江西于都东北。东晋移治赣,即今赣州市。辖境相当今江西南康、赣县、兴国、宁都以南地。
南越:亦作南粤。即今两广之地。
荆州:汉武帝所置13刺史部之一。辖境相当今湖北、湖南两省,河南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的一部。
荆南:唐方镇名。治荆州,故城在今湖北江陵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石首、江陵以西,四川垫江、丰都以东,湖南洞庭湖以西等地。
相城:春秋时相地。故城在今河南鹿邑东。
栎阳:秦置县。故城在今陕西临潼东。
咸阳:秦置县。故城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20里。
括阳:当在括州之南。故地或在浙江丽水东之括苍山之南。
括苍:隋置县。故城在今淅江丽水东。唐改丽水。
临川:三国吴置。治南城。辖境相当今江西抚州市以南的盱江及宜黄水流域,西至乐安县境。西晋移治临汝,即今抚州西。
临邛:西魏置郡。治临邛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邛崃。
临汾:隋置郡。治临汾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、汾西间的汾河流域及浮山、安泽等地。
临济:汉置狄县。故城在今山东博兴县西。
临海:三国吴置郡,治临海。后移治章安,故城在今浙江临海东,辖境 相当今浙江象山港以南,天台、 缙云、丽水、龙泉以东地区。
临淄:一作临菑。汉置县。故城在今山东淄博东北。
临湘:东汉置县。故城在今湖南长沙。后置长沙郡。
临安:宋置州。治钱塘,即今杭州。辖境相当今浙江桐溪、富春江以北, 天目山东南,杭州湾北岸。
信都:本广川国地。汉置郡。治信都,即今河北冀县、辖境相当今河北 冀县、深县,武邑、枣强、衡水、 南宫、景县,及山东德州一部。
洹水:北周置县。故城在今河北大名西
洛宁:西魏置北宜阳县。后改曰熊耳。隋改名永宁。民国改洛宁。
洛阳:秦置县。汉改雒阳。三国复为洛阳。即今河南洛阳。
济北:南朝宋置郡。治蛇丘,故城在今山东肥城南。
济阳:晋分陈留郡置。治济阳。辖境约当今河南兰考东,山东东明南。
济阴:汉定陶国也。汉置郡。治定陶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附近,南至 定陶、北至濮城地区。
济南:汉置郡。治东平陵,故城在今山东章丘西。晋移治历城,即今山 东济南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、 章丘、济阳、邹平等地。
浔阳:唐改江州置郡。治浔阳。辖境相当今江西都昌、德安二县以北地区。
宣平:唐置丽水县。明析置宣平县。故城在今淅江武义境。
宣城:晋置郡。治宛陵,即今安徽宣城。辖境相当安徽宣城、广德、宁国、 帮平、石台等地。
绛郡:西魏以南绛郡改名。治绛县,故城在今山西绛县南。